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三代同堂的我:媳婦 + 媽媽 + 太太 + 醫院主管

 

作者:陳文惠

 

 

27-2_01_family

 

 

問:關於孩子的教養,長輩上一代的觀念不易改變,礙於工作時間,白天小孩又要請長輩幫忙照顧。三代同堂間遇到教養方式觀念衝突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溝通協調呢?(專科護理師、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答:

 

找第三者,當好翻譯機。

 

事關己則亂,尤其在媽媽的潛意識下,會以孩子的表現當作媽媽和媳婦這個角色的分數,加上如果對另一半的父母溝通模式還不清楚,那麼就請身為兒子或女兒的另一半出面(理論上,自己的父母應該自己比較了解如何溝通!)

 

如果您是那出面溝通的另一半,請當二邊的翻譯機,不要當傳聲筒,更不要當垃圾車,把從一方收到的情緒垃圾倒給另一方!

 

拿出處理醫糾或客訴的心態和方法,要同理和換位思考,處理事情要先處理心情,才能讓長輩瞭解和慢慢接受我們的想法!(不要期待一次到位,我尢就跟我說過,不要拿教學生的標準來要求父母!)

 

釐清:是情緒問題還是實質問題。

 

人對於「改變」這件事,潛意識中是會排斥的,所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去處理事情,是最舒服的!成長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體制、不同的社會環境,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我尢就一直覺得,橡皮擦怎麼會叫做「擦布」……,知道「擦布」的請舉手!)

 

所以,當一件事發生的時候,想一下,是因為我不習慣、不喜歡還是真的會造成傷害?這傷害真的無法事後調整嗎?例如收驚喝符水,以科學眼光來說是一種迷信,但是父母就是這樣養大了我們。(大部分台灣人小時候應該都喝過!)因此,他會用經驗法則來寶貝他的孫子!但是在科學教育下的我們,對於這種非科學的方法,自然就會嗤之以鼻!所以我們抗拒喝符水這件事,是情緒問題?還是實質問題?有沒有可以兩全其美的方式,可以兼顧長輩的心情和孩子的健康問題?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對長輩而言,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熟悉的處事方法,是一種安全感,不需要有理由,就像孩子處於秩序感敏感期時,只要東西不同或做事的順序不對,孩子就會發脾氣一樣!(所以古人才說返老還童啊……)因此想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的想法,當對方發現我們願意放下身段去改變時,他才比較有可能也放下身為長輩的身段來配合。

 

無法溝通怎麼辦?

 

聖嚴法師在「心五四」中提到解決困境的主張有「四它:面對、接受、處理、放下」,很多人會擔心孩子被阿公阿嬤寵壞,其實孩子很機靈的,只要規範好孩子和我們間的規矩,孩子自己會去調整面對長輩和面對父母的方式,我們小時候不也是被阿公阿嬤寵過?

 

演講中,我會和您分享,父母才是孩子教養最重要的關鍵,不用太擔心孩子會被阿公阿嬤過多的愛寵壞!

 

除了「四它」,我經歷過的是從「忍受」到「接受」,偶而可以到「享受」,即時不能到「享受」,至少學會「感謝」!在「忍受」的階段,除了另一半,有些強大的精神支柱們是很重要的,除了當我們的情緒垃圾桶以外,也能給我們正向的支持和鼓勵!另外對於上面提到只是「情緒問題」的衝突,那就讓自己眼不見為淨,順便享受個人的悠閒時光或在工作上衝刺!

 

經驗分享

 

在我家老大三歲時,他在幼稚園是可以自己吃飯的,但是回到家我婆婆就是要餵他吃飯,那時我就覺得「明明小孩會自己吃飯,就應該自己吃,不應該餵他吃飯,這樣會寵壞小孩!」

 

當我心態是「忍受」時,我就待在醫院把我的工作做完,預估小孩吃完飯才回到家。當我心態是「接受」時,就會看到,其實是阿嬤擔心小孩吃不飽,而且阿嬤也要有享受被孫子需要的時候,小孩也享受偷懶一下的快樂。

 

所以,我看不慣孩子被餵是「情緒問題」,因為孩子並沒有因此影響健康或心情不好,孩子也沒有因此不會吃飯這項「技能」,當我處在不同心態時,看到的面向就會不同。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 »

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教養很難嗎?行為醫學是父母的好朋友!

 

作者:楊為傑

 

 

28-2_01_IMG_5482

 

 

問:請問建議何時(幾歲)開放小孩使用 3C 裝置上網?又該如何具體實行?(精神內科主治醫師)

 

答:這個美國兒科醫學會倒是有建議。

 

先提大原則

 

兩歲以前,不使用任何的 3C 產品。兩歲以上,也應將使用 3C 的時間,限制在每天 2 個小時以內。

 

原因

 

人生的前 3 年,是大腦快速生長的時期。第 1 年大腦的容積就會增加三倍。這段時間接受的刺激,會絕對性的影響腦部的發育。影片帶來的刺激跟真實世界有很大的差異,同時過於集中在視覺與聽覺,會減少觸覺,嗅覺等感受能力的發育。

 

這段時間,孩子的腦部正在發展 3D 視覺,並且理解他與這個世界的互動。假使有一顆真的球出現在他面前滾動,他可以聽到滾動的聲音,可以觸摸他,碰到球以後,還可以追他。但是螢幕上的球,就是看到,然後它就死掉了 就這麼消失了。

 

對孩子來說,很單調,而且很難理解球去哪裡了。來自真實世界的學習效果,遠遠高於來自影像的學習。根據目前的研究,兩歲以前就開始看影片:語言 / 閱讀能力 / 短期記憶能力都有負面影響。而且人是群居的動物,孩子的腦袋,是被設計為「透過與人的互動來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帶來大量的細節與知覺刺激,這都可以幫助孩子的成長。

 

具體作法

 

  1. 以身作則
    如果父母親自己都長期使用 3C ,然後要孩子不用,這個絕對是非常困難做到的。就像一個抽菸的家庭,要怎麼要求孩子不抽菸?
  2.  

  3. 立定規則
    設定家裡的規則,並且落實執行,不要讓孩子覺得不遵守也沒關係(這部分可參考「如何走過電玩造成的親子衝突?」以及「面對愛唱反調的小朋友,常故意搗蛋引起大人注意,如何導向正軌」兩個問題的回覆)
  4.  

  5. 集中管理
    把 3C 產品集中在公共區域。孩子想使用,沒問題,請在公共區域使用,您不需要盯著他看,但是要在您的眼皮下,也要時時關注孩子的網路足跡。這跟隱私無關,舉例來說:孩子如果說他要出去玩,您會讓他出去,但是相信您會問:去哪裡?跟誰?做什麼?去多久?在網路世界也是一樣的,家長有義務幫孩子注意安全。
  6.  

  7. 安裝軟體
    各家網路供應商,都有網站過濾服務,Windows / Mac / iOS / Android 系統也都可以設定權限。這些都可以幫助您過濾掉有害的網站。
  8.  

  9. 陪伴孩子
    剛開始學習使用 3C 或上網時,我會建議您跟孩子一起使用。同時注意他的網路足跡。建議明白的告訴他:「我會幫你注意你去過哪些網站」,誠如您會注意孩子去玩耍的地方一樣。陪伴孩子有很大的好處就是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網路優點很多,也是不可或缺的技能,您則是他茫茫網海中的指南燈。
  10.  

  11. 注意隱私
    如果孩子已經七、八歲以上,會打字了。請務必教育他千萬不要在網路上留下個人資訊,家裡電話、住址、姓名等。

 

我的例子:我家兒子很喜歡 YouTube 上的一些兒歌短片,有趣廣告之類的。我會讓他點開 iPad 上的 YouTube,問他想看什麼,我來搜尋。然後讓他選他要看哪一個,不恰當的我會擋掉,跟他說這個小朋友不可以。他當然會問為什麼?我會跟他說:這個你看了會不開心、爸媽會傷心等。最後,絕不超時,一次頂多 20 分鐘,而且會串流到電視上,距離至少三公尺。總之見縫插針的機會教育,好過一味的禁止喔 ^^

 

閱讀更多 »

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醫療與家庭 : 沒那麼成功的人生

 

作者:陳苡揚陳毓容

 

 

29-2_01_hiking

 

 

問:過去那個時代的醫師,總覺得要把自己完全奉獻到醫院裡,而把家庭拋諸於腦後。但我並不希望成為這樣的醫師。我選擇急診醫學科,有比較彈性的時間,所以從到職至今(將近十一年),我有十餘次的出國旅行經驗,而這些旅行過程,太太與兩個女兒都是全程參與。我曾經困惑於是否要付出全部心力於工作上,但漸漸地想法改變,工作不是一切,與家人一起成長,才能讓生命更圓滿。希望能了解講者在這個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急診主治醫師)

 

答:(陳苡揚)

 

學長已經有很好的答案了,不是嗎?

 

我的狀況是這樣的,我的中心思想是「玩」。所謂玩其實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把病人搞定就像拆炸彈一樣,很有挑戰性,所以我願意花不少時間唸書,在病人身上印證,跟學長爭辯或是牽著學妹的手 好好教學。但是這並不是我唯一想做的事,所以只要有放假,只要一息尚存,絕對也是跑出去玩到掛才要回家的那一種人。

 

  • 「死命地工作,死命地玩。」這是我的第一個階段。而我太太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是可以取得平衡共識。(比如說,週末放假兩天,可以坐禮拜五晚上的紅眼班機,到禮拜一凌晨回來直接上班,像這種不要命的事!)
  • 「死命地工作,死命地顧小孩。」後來兒子和女兒出生了,實在長得太可愛。所以我的第二個階段就變成這樣了。那時覺得顧小孩蠻有趣的。
  • 「死命地工作,死命地帶小孩出去玩。」有一次和太太在德國死亡行軍(看到我太太的旅行規劃你就知道為什麼!),看到美國人還包著尿布就開始旅行,太太也覺得操死兩個人不夠,你有想過要操死四個人嗎! 不希望和小孩分開,也想來帶他們看看這個世界跟為自己留下回憶。
  • 「認真地工作,認真地帶小孩出去玩。」後來年紀漸長,體力漸差後就進入目前的階段。因為再死命就真的要死了啦!

 
沒有人說人生中家庭一定要擺在最前面,我們應該要先決定的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樣才會有後面的行動。我認為學長從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已經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了。路上會有其他的分岔路困惑著我們,但是想想我們願不願意拿我們現在的目標來換,答案應該就很明顯。願意,表示你夠想要。不願意,表示還不夠吸引你。

 

沒有人說,一輩子都應該要貫徹始終。不停的選擇,也是人生的一部份。只是,你的選擇是 By default 還是 By design?

 

閱讀更多 »

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那些年會大小疑難雜症,通通交給策展人了。

 

作者:策展人 蔡依橙

 

 

30_03_cover

 

 

問:我應該抱著什麼樣的心態來參加這個年會?以及我需要做什麼準備嗎?(OS:雖然一定會有講師回答我:「來就對了。」但我還是想問!)(牙醫師)

 

答:同學,看你的骨骼精奇,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維護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我看與你有緣,整理後與你分享。

 

  1. 看完網站上所有講師的介紹,以及所有演講的介紹。這邊有全部的連結:課程講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很重要的是去問自己,我最喜歡的 3 個講者是誰?
  2. 然後根據網頁上的資料作起點,到 Google 上、到 Facebook 上進一步搜尋,或許他有部落格,或許有報導,或許有專欄,盡量的讀,並思考:為什麼他會想到這些呢?
  3. 給自己許下承諾:我要成功的發問至少一次!亞洲會議,通常主持人說「歡迎各位提問」時,第一時間都會沒有人,你只要這時候舉手,想問一定有得問!

 

這就是我去參加國際會議時,給自己的自我鍛鍊,同時學習「做好準備」以及「在壓力下仍能正常說話」。很不錯的,您也試試!

 

閱讀更多 »

2016 / 4 / 16

報名成員分析

 

數據探勘:新思惟年會專案團隊

 

 

00_iram2016_registrant_analysis_PROS_20160124_237

 

 

這次年會,前來報名參加的朋友,經過分析,出現了幾個很有意思的趨勢改變,以下與各位分享。

 

 

熟客率 65.7%

 

 

這是我們開始使用信用卡報名後,舉辦的第 3 次大活動,承蒙新思惟之友們的支持,開放後一天額滿,可能因為老朋友們來過新思惟的活動,知道怎麼追蹤新活動,對我們辦活動的品質也有了信任,下手報名,不管是資訊取得或決策都比較快,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

 

想和熟客們一樣,第一時間搶到票嗎?建議免費訂閱電子報,並到我們的專頁按讚,雙管齊下,好活動絕不漏接!

 

 

追蹤訂閱

 

閱讀更多 »

2016 / 3 / 10

[大會報告] 報名數據分析

 

數據探勘:新思惟年會專案團隊

 

 

01FB_cover

 

 

構思一個新企劃,並不容易,以新思惟年會來說,從收稿、評審、分組、聯繫等流程的規劃,就非常耗腦力。很多事情一開始先想好,之後做起來才會順,早期沒想到,後續就會一直在補破網跟危機處理。更重要的是,要怎麼去規劃出大家願意投稿、也願意來聽的機制,籌備團隊在事前花了很多的功夫。

 

這些腦力激盪,辦過 新思惟x 的主辦人們最清楚,有興趣的話,也歡迎您籌備一場,是鍛鍊「系統性思考」很好的機會!

 

這次開放報名,有許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包括講者們因壓力略大而腸胃不適 XD,以及超過 600 樓的小番茄、一頭牛、洋桔梗女神、花田喜彘討論串

 

每一場活動開報名時,我們總是戰戰兢兢,沒有人知道正式公開後,大家的反應會如何,更無法預測什麼時候會滿,只能根據每次的數據與回饋,對下一場活動持續進行優化。

 

根據信用卡後台系統,收集資訊並分析後,整理於此,供各位朋友參考。

 

閱讀更多 »

2016 / 2 / 4

活動內容

 

新思惟年會:我想與你分享的事

 

2016 年 5 月 15 日 (日) 9:00a – 4:3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國際會議廳

iram2016.innovarad.tw

 

 

fb

 

 

【年會】名詞,ㄋㄧㄢˊ ㄏㄨㄟˋ
一年舉行一次的集會。有著見見老朋友、向厲害的人學習、觀察今年又有什麼神奇故事之功能。如:新思惟年會。

 

被稱為「婚禮之外最常遇到同學的場合」,新思惟年會讓新思惟之友們廣泛聚會。與老朋友聊聊、聽聽新朋友說什麼?

 

 

誰適合來?

 

  • 你沒上過新思惟,想找最適合入門的新思惟活動嗎?就從年會開始吧!一次活動,聽遍最多新思惟之友分享,親眼看看:他們是怎樣的人?他們有什麼故事?他們有什麼共同特色?
  • 你是新思惟老朋友,想知道跟你一起上課的同學中,有哪些神奇人物,他們在想什麼?怎麼經營自己的人生?
  • 10 分鐘短講,能講到什麼程度?不同流派、各路高手,齊聚一堂,分享最有意思的觀點與體悟。

 

 

有什麼具體好處?

 

  • 輪到你邀外賓演講嗎?想策劃不一樣的月會嗎?想舉辦不一樣的「新思惟x」嗎?21 位講者、30 位優選,歡迎您在現場找尋投緣講者,打個招呼、加個好友,日後邀請演講、交換看法,一個全新合作故事,或許就此展開。(建議事先準備名片,思考想邀請的講者、想聊的內容,練習社交、創造連結!)
  • 你在自我發展、專業成長、家庭平衡上遇到困難嗎?你對世界心灰意冷,失去前進的動力嗎?看看 21 位持續前進的新思惟之友分享人生經驗,讓您找到繼續努力的熱情!
  • 你缺一台 Apple TV 嗎?這次抽獎跟製圖大賽,要送 5 台 Apple TV,不是蔡校長用的 陽春第三代,也不是基本款 32G,是第四代 64G 頂級款!

 

 

過去評價

 

在臥虎藏龍的新思惟中,認識各領域的強人,更是讓自己進步的一大跳板。在此感謝諸位講者帶來的分享。

 

感謝新思惟團隊精心設計的系列活動,替大家打開一扇又一扇的窗,讓我們有機會見識寬廣無比的世界,更搭起一個平台,讓彼此能夠切磋成長。

 

如果不是課程有一定的水準,可以帶給人相當的收獲和省思,也不可能每次開課都銷售一空,再者利用這個機會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實屬難得。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