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把握住院醫師磨練時期,寫下傑出成績。

 

作者:陳田育

 

 

18-3_02_team

 

 

問: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如何訓練讓自己的口頭報告,可以更精簡扼要跟切中重點?(住院醫師)

 

答:有關於這項能力,我自己的表現仍有不小的起伏,但在住院醫師階段,相當幸運可以代表醫院多次對外發表口頭報告,甚至得獎。這一年裡,自己花了一些心力精進這一個能力,我對於口頭報告的心得只有五個字「報名新思惟」XD

 

當然,我也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口袋夠深,有時間與精力在難得的假日,參加相關的工作坊,以下就個人的經驗與您分享。

 

簡報製作是關鍵

 

醫學相關的口頭報告其實非常仰賴簡報,畢竟是科學性質的內容,常常會需要有數據及圖表的呈現,因此一個好的醫學口頭報告,最基本的是有清楚明瞭的簡報架構。我自己沒有上課以前,我都利用「新思惟之友」來學習,每次工作坊的實作時間,當次的學員都會上傳自己的成果。

 

我會利用時間一張一張觀賞,並且每次得獎的作品我也會臨摹學習,我認為這是最棒的學習機會。雖然不懂到底大家怎麼做出這麼清楚明瞭的簡報,至少可以偷偷模仿,後面再搭配坊間的簡報書籍參考,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當然,後來我自己上過新思惟的《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後,就又是另一番震撼了 XD

 

演講重點在說服

 

有了清楚的簡報就很容易達到您問的「精簡扼要」與「切中重點」,再來就是怎麼說與怎麼被問的問題。這部分千萬不要急著馬上練習「說」,最重要是,必須完全了解自己要報告的內容,再開始練習說。而「說」,最重要的目標,絕對不是把資料報完,而是「說服」或「教會」底下的聽眾!

 

所以適時與聽眾互動,或用更簡單的實例,說明艱深的醫學內容,會決定您的口頭報告能否引人入勝!當然,若您狀況許可,新思惟有兩個相關的工作坊,《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及《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我自己上過一個,收獲不少,您可以嘗試在一天的時間與其他 20 多位學員,一起切磋學習!

 

 

問:今年剛接總醫師,當真是蠟燭兩頭燒,照會、代診、值班、手術、報告、教學、行政、雜事、家庭以及專科考試,以前總是告訴(安慰)自己,反正就是做中學,書念過還不是都會忘記,只有真的碰過的病人才會記得,但隨著距離專科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目前的自己,仍然是來者不拒,儘量完成交辦事項,是不是該推掉一些事務,擠出時間來念書?(皮膚科總醫師)

 

答:

 

通過專科為必要目標

 

我相信您一定是一位能力出眾的醫師,才會被交辦許多的任務。是的,我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比得上通過專科醫師考試,畢竟成為專科醫師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醫師生涯。所以整個總醫師的過程,必須以通過專科考試為前提,來安排自己的時間。當然,每個人的能力與實際狀況不同,我就個人經驗與您分享。

 

綜觀全國,提早準備。

 

首先,您可以評估貴專科歷年來的通過率與貴科學長姊的通過狀況,此外評估考試當中不可掌握的因素所佔比重多少。

 

以精神科為例,精神科的筆試通過率約九成多,但口試通過率僅約五到六成,其中口試需要實際會談一位真的病人,同時有三位沒有直接訓練關係的考官,評核整個會談以及後續答辯的狀況,其中病人與考官部分屬於無法掌握的因素。我認識的學長姐有當屆全部一次通過,也有人考了非常多次還無法通過。

 

分析狀況後,我自己的口試訓練大約半年前就開始啟動,不管有多忙,都強迫自己一定每一週都要安排至少一次口試訓練。

 

可能前幾分鐘還在開會或協調糾紛,下一秒就馬上轉換心情開始與病人會談,直接進入考試的情境,完全沒有緩衝。後續與全國其他考生交流後,大致了解自己的狀況相對穩定,所以後來在考試前雖然遇到許多突發無法拒絕的任務,我在面對考試上的心情也相對篤定。

 

做好不可取代的工作

 

當您安排好專科醫師的考試準備計畫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在眾多事務中取捨,以避免影響到最終考試的結果。至於您所提到,是不是該推掉一些事務,然後擠出一些時間念書?

 

我認為大方向正確,然而是否可以順利推掉,又考驗著您的個性以及現實狀況。總醫師階段的工作大致分為臨床業務(照會、代診、值班、手術)、行政業務(教學、行政、雜事、評鑑)與家庭工作。

 

取捨上,應以不可取代性來做排序與判斷分配的時間。雖然家庭理應排在首位,然而總醫師的任期非常確定,若您的家庭狀況單純且有人力協助時,或許可以先與家人溝通,讓家中的事務暫時由其他人協助,先把大部份的心力暫時放在工作上。當然,也需要多加安撫另一半的情緒。

 

而臨床與行政的工作,選擇投入的心力,建議以不可取代性(例如,困難手術需要資深住院醫師)以及長官重視的業務(例如今年北部 11 搶 9 的醫學中心評鑑)作為最優先工作,這一類型的任務,如果推掉或者不認真做,只會影響自己其他業務的推行,甚至影響自己未來考過專科後的人脈發展。

 

至於其他不是非你不可的工作(例如收作業、代診、幫忙開會)則相對可以適度取捨,或妥善授權由其他人協助,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加油!

 

 

問:對住院醫師訓練期間,不管是在工作上、生活上、醫學或非醫學的領域,是否有哪些事情需要積極嘗試或放下的?(住院醫師)

 

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涯目標,甚至每個人的目標也會隨著現實狀況而不斷調整,但如果我們僅就住院醫師階段討論,我們需要先了解到住院醫師的定位。住院醫師階段的辛苦其實是為了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未來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收入以及社會地位。

 

就醫院而言,住院醫師是學生,但更是相對聽話的人力,所以兩者之間會存在著一些根本上的衝突。

 

積極嘗試所有讓自己變成超級主治醫師的事情

 

因此,所有可以幫助自己未來成為一個更有競爭力或自己理想中主治醫師的事,都是可以積極嘗試的!實務上而言,舉凡提升醫學領域的國際觀、了解國內整體醫療的趨勢與政策發展方向、個人品牌發展策略、自我財務規劃、時間管理訓練、與家人互動取捨、甚至其他專長的評估都是可以嘗試了解的方向。

 

以我個人而言,住院醫師階段比較沒有培養到國際性的視野,是我自己覺得非常可惜的部分,如果我在住院醫師階段就有機會可以出國參加會議甚至能發表報告的話,相信對於未來發展的掌握會更有方向。

 

放下所有牴觸上述的事情

 

至於與長期發展相牴觸的事情,就是值得放下的東西。

 

長期發展最重要的根本,其實是穩定的家庭支持與身體健康。這兩部份看似基本,卻最容易被忽略。曾經有遇過非常頂尖的外科醫師,教學、研究、臨床一把罩,然而夫妻感情卻相當不穩定,太太甚至到急診室掛號,要求會診先生下來看他 XD

 

健康問題就更不用說,越是認真盡責的醫師,往往都有一些大小身體問題,定期追蹤,按時治療,不可不慎!此外在團體生活當中難免會有不如意的衝突問題,若大方向上不影響自己未來的發展,不妨放下怨懟,難過一天就好,隔天重新出發。

 

 

問:在醫療體系中,如何找到對的老師促進自我成長,而非只是想利用人力,讓自己登上更高的位置?換個角度,如果被指派的事物,無法讓你獲得自我的成長,要如何拒絕,又不破壞彼此互信的關係?(內科住院醫師)

 

答:我自己相當幸運,科裡的老師都非常照顧我,比較沒有遇到不愉快的經驗。老師們也很鼓勵我多面向的學習,但過度自私的老師,確實偶有耳聞。在我分享我的想法之前,先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與您分享。

 

有一位在地區醫院工作的朋友,過去的研究經驗不多,同事也鮮少人在唸博士班,但因為想要挑戰自己且對研究有興趣,所以決定報考博士班。他原本報名自己母校的博士班,原以為可以輕鬆錄取,結果入學考試與找老師的過程不太順利。

 

後來他轉而報名另外一間學校,找的老師相當有名,幾乎可以說是台灣在該領域最頂尖的老師。當他寫信給那位老師後,那位老師相當熱情的邀請他到實驗室參觀,甚至跟他一對一修簡報,協助他通過入學面試。

 

到目前為止,我這位朋友非常享受博士班的學習,且為自己當時的決定感到非常開心。

 

這是一個老師比學生多的年代

 

這個例子是想與您分享,因為種種因素,目前有教學資格的老師越來越多,但願意繼續學習的學生卻越來越少,因此現在的趨勢其實是學生選老師,有概念的老師都會非常珍惜認真的學生,在醫療體系尤其明顯!

 

您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有許多醫師擁有很高的教職,卻找不到學生!很多優秀的外科醫師覺得自己一身功夫,卻找不到認真的弟子傳授!或許您目前受限於體系,不方便隨意找外面的醫師學習,但只要是相關領域,我相信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是臨床技術,只要您願意主動出擊,抱持著謙卑學習的態度,一定可以找到願意指導您又合得來的老師。

 

而出擊的時間點有以下幾個,一個是透過認識的老師介紹,一個是在研討會直接主動去認識老師,另外一個,可以直接透過網路信件做自我介紹。上面三種方法我都有親自試過,也都得到過正面回饋,我甚至跑到老師的門診,等老師下診後,做自我介紹。以上供您參考。

 

然而,學習從來不是免費的,再好的老師也不可能完全無償付出,難免會需要用勞力或金錢去交換知識與技能。也因此,若您本身吃苦耐勞好相處,一定很容易獲得老師的喜愛,願意傳授功力給您。若您有足夠存款,甚至都有蠻多機會直接到國外跟最有名的老師學習,或向國內有對外收費開課的老師請教。

 

有關於苦差事,我自己被指派過最扯的工作是修飲水機跟幫忙搬家,買晚餐這種跑腿的就更不用說。我比較沒種,幾乎都去,不過這都是實習醫師年代的故事了 XD

 

年輕人的機會,往往都是一開始以為浪費時間的「屎缺」。

 

在醫療界,尤其是外科系,只要不是犯法的事情,住院醫師的受訓階段最好是不要隨便拒絕老師 XD 但如果真的很不想做被指派的工作,又想要維持互信的基礎,那麼我的提醒如下:以誠待人,謹慎使用拒絕的機會,協助解決問題,切勿低估老師的智商。

 

基本上,醫師都是絕頂聰明之人,要在互信的基礎下拒絕,那麼就要拿出誠意,儘量不要欺騙。最常使用的拒絕理由大概都是家庭因素,畢竟大家都超時工作,本來就虧欠家人,用家人做為緩衝的理由,通常比較能讓人接受。或者您真的已經幫忙超多事情,大家看在眼裡,也比較容易接受被拒絕。

 

然而,住院醫師時期,不宜太常拒絕被指派的任務,尤其是公家的事。有時稍微多做一些,甚至把它做好,所得到的好處,可能以後會莫名地出現。被指派的當下可能覺得浪費生命、專科考試不會考、甚至會延誤自己下班的時間。然而,這卻可能會是訓練自己時間管理的最好機會!畢竟,奇怪的雜事,到了主治醫師,一個都不會少 XD

 

而且年輕人的機會,很多剛開始都長得像沒人要的「屎缺」。我在住院醫師階段,就是接了許多沒有人要做的苦差事,結果後來成為我履歷上的精采成績。而且因為撐過當時的極大壓力,這一兩年面對許多困難時,忍受度明顯會比同儕高出不少,也就更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此外,面對這種出公差的狀況,需要了解核心問題,在於老師手上這件事情需要被處理,若您真的不想做,但若可以協助老師將這份工作妥善外包或轉給更合適的人做,對您不但不會減分,反而是一次漂亮的逆轉勝!

 

 

問:對於住院醫師的階段,除了本科專業養成並通過專科以外,另外有那些能力需要在住院醫師階段特別加強,以利往後職涯發展呢?(住院醫師)

 

答: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您將來打算成為甚麼類型的主治醫師。

 

一般不外乎為臨床型、學術型與創業型三種。

 

臨床型醫師

 

臨床型的醫師除了基本的通過專科這個門檻外,最好能夠培養出領先全國的技術或甚至創新想法,可能不一定是單純的醫療技術,包含醫材設計或品質提升的能力都算。實際提升的方式除了跟對老師學到紮實的技術外,也可以透過定期參加高品質的國際性學術會議,或與認真的藥品或醫材業務保持良好關係,尋找目前可能仍有機會發展的臨床項目。

 

另外目前各醫院都會被要求參加一些品質提升的競賽,這種工作往往被認為是出公差,沒有人想做。然而,我自己被迫參加後,發現這是一個讓自己在完全沒錢、沒資源下,提升整體工作品質的訓練,回頭來看,並沒有這麼不好。

 

學術型醫師

 

如果打算在學術領域有所發揮,那當然就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學術能力。包含研究技術、計畫撰寫、投稿策略、收案能力、撰寫論文能力與教學能力。這一部分的能力在住院醫師階段,蠻容易就能確定自己適不適合走這一條路。畢竟在目前台灣的醫療環境下,這一類型的醫師往往被要求擁有全面性的能力,不太可能會讓醫師有太多時間在上班處理太多研究的事情。

 

因此優秀的學術型醫師,大多是利用下班或者假日的時間,進行研究分析與論文撰寫,但臨床上的工作與評鑑,被分配的任務卻一樣都不會少。所以這一類型的醫師,除了可能需要有較高的學歷要求外,還需要有自願犧牲假期的能力 XD

 

創業型醫師

 

創業型的醫師有一點開業的味道,完全不做醫生這一類請參考上一期《新思惟論壇:從專業到創業》。最近的創業潮流中,有越來越多的醫師不再開傳統的一般性內兒科診所,或只做微整形的醫美診所。而是以自己的次專發展,提供市場高品質高收費的區隔化醫療。

 

例如,目前有許多一條龍式的高收費產科醫療團隊,從產檢到坐月子以及後續的瘦身醫美通包、有團隊提供高品質的門診麻醉服務、也有專做脊椎手術及後續復健的脊椎外科診所等。這一類型的醫師需要超強的綜合能力與知名度,包含臨床、研究、品質管理、行政管理、行銷能力、風險管理、與冒險的能力。

 

掌握核心方法,邁向職涯高峰

 

然而,不論哪一型的醫師,都有幾個共通的必備能力。第一是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第二是精確的時間管理,第三個打死不退的二枚腰精神。這三個能力看起來老生常談,但您或許會發現,身邊一定會有醫師老是與病人或其他同仁吵架,然後每次排班意見都超多。

 

也一定有醫師可以準時完成所有任務,輕鬆寫意,但也一定會有醫師每次作業都寫不完,病歷缺很多天,拖累整個團隊。有的醫師遇到一次醫療失誤就垂頭喪氣,然而有的醫師只難過一天,就摸摸鼻子檢討自己是否能再精進。

 

若您已經有這三項看似基本但其實不容易達到的能力後,接下來只需要睜大眼睛,找到自己的天賦,讓自己成為符合自己天賦類型的醫師,然後隨時關注潮流變化,拉高視野,努力把能力的拼圖逐一補齊,讓自己隨時可以掌握機會,邁向職涯高峰!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