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得回饋

2016 / 5 / 20

醫界生活的不同色彩

 

作者:門諾醫院 重症醫學科 陳志雄 醫師

 

 

01_ChenCH

 

 

回答我們這一代人的課題

 

參加新思惟年會是一次很棒的體驗,感覺得到策展人的用心,將整體的展題分成四大類,逐一回答一些我們這一輩人,一直放在心中的課題。

 

在因緣際會下,能夠在新思惟年會刊物登上自己的摘要,我不得不說,新思惟年會講題的錄取率,比一般醫學年會還低。

 

(橙編按:這次共收到 83 篇,上台僅 20 篇,錄取率為 24.1%。志雄的「綠閃」主題很棒,但因為我苦思不知道該放在那個 section,只好委屈他做「優選刊登」,很掙扎。)

 

未來新思惟年會要是能有機會年年舉辦,我的建議是可以借場地發表海報,規劃出一個海報問答時間,讓每個有登上摘要的人,站在自己要分享的主題前,和各行各業的人互相交流。畢竟,這種比醫學會年會還難錄取的主題,只沉沒在刊物裡面,真的很讓人扼腕啊!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精彩的年會,與我的進一步建議。

 

作者:陳彤

 

 

IRAM_20160515_225

 

 

許多主題都有吸引力

 

我蠻喜歡這次年會的選題,有很多主題才看一眼,都還不用思索,就已經覺得很有吸引力。

 

參加過幾次新思惟課程,我覺得這次年會還是看得到一些新思惟的傳統,例如:講師充滿熱情、學員認真參與、同仁認識新朋友、便當很好吃等。但我也覺得這一次有些不同,像是時間的控制、工作人員的細膩度、互相熟稔的講師玩只有他們知道的梗。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窺探新思惟的真面目

 

作者:台灣大學 生化科技學系 黃馨儀 營養師

 

 

01_Innovarad

 

 

自從畢業後,好像從沒有需要繳交非學術類會議心得,而且還規定要 1000 字以上、附照片,我連照片要放什麼都不知道。可是又覺得唯有寫下心得感想,才能真正對得起自己專程跑到台北一整天 (看是否能拿回 1000 元),所以強迫自己靜下來打字。

 

不過沒想到隨便一寫居然很快超過 1000 字,而且認真思考 5 / 15 當天我聽到什麼,結果,寫心得的時間,遠遠超過預期。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台上與台下,一起感動的新思惟年會。

 

作者:三軍總醫院 胸腔內科 郭彥良 醫師

 

 

IRAM_20160515_923

 

 

主題多元的年會

 

過去因為時間不允許,錯過了好幾年新思惟的活動,這次終於有機會來參加。對新思惟早已不陌生,先前參加過的學長們對新思惟讚譽有加,自己也是個有在追蹤新思惟活動與文章的潛水鄉民,再加上看到這次年會規劃的主題相當多元,請示太太後趕緊報名參加這次的年會。

 

新思惟活動的水準已經不用多說,這次的年會經過團隊精心挑選,設計了四大主題,相當吸引人,為了能夠仔細一睹講者的風采,特地在八點多就到會場卡位。經過蔡校長的概念簡介,了解這次活動的精神是新思惟的教師團隊,將舞台讓出來,給曾經接受過新思惟幫助的高手們上台,分享在各自領域的經歷、經驗和看法。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齊聚各方好手,創造更高價值。

 

作者:高醫附院 麻醉科 邱柏鈞 醫師

 

 

01_Innovarad_Chiupc

 

 

小意外仍不破壞參加盛會的心情

 

一腳踏進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地下一樓,新思惟的工作人員互相說了一句:「邱醫師來了!」立馬迎上,遞給我會議資料。

 
我心想:「拜李河泉老師 《超級領導力》課程之賜,現在辦活動,工作人員要認得所有與會成員,已經變成必要條件了嗎?」(大驚之餘,也辛苦的現場工作人員了。)

 

我當下的心情當然因為工作人員這樣的舉動,變得非常開心;但,接下來卻馬上沉到了谷底……「邱醫師,您太太撥電話來說,你的手機放在飯店廁所忘了帶。」

 

天啊!昨晚還特地把手機充滿電,每次參加新思惟,都有好多高含金量的投影片需要靠照相記錄,而且,沒有帶手機,就沒辦法參加「製圖大賽」了啊!事以至此,沒辦法了,只好改變心境,抱著來「享受一場盛會」的心情,用心體會講者們想要傳達的精華。

 

PS.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有一個超體貼的老婆,她說她趕緊聯絡想辦法讓我知道手機放在飯店,是怕我以為掉在路上,太緊張而沒辦法專心聽課。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自省、自學、自覺

 

作者:匿名

 

 

IRAM_20160515_619

 

 

10 分鐘的故事,甜酸苦辣。

 

第一次參加新思惟年會,懷著期待的心情。從「我們很想學會的事」、「我們以為很遠的事」、「專業成長的故事(我們以為很賽的事 XD)」,直到「我們以為很難的事」,每一個大標題下,都有 10 分鐘的故事等著我們,不知道是刻意還是剛剛好,情緒的鋪陳越來越重,彷彿在看一部精彩的電影,隨著劇中人哭與笑。這些由新思惟精心挑選的說書人,為我們帶來他們人生中的甜酸苦辣。

 

聽完一天的心得,最感動的就是我們以為很難的事,心中覺得默默覺得,原來大家都過的那麼「苦」啊!反觀自己的日子,雖然覺得有一點過勞,也有道不盡的苦衷跟煩惱,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每張簡報都有故事與力量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余哲丞 同學

 

 

IRAM_20160515_271

 

 

第一次參加新思惟年會,對未來有許多未知與已知。

 

我是一名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在我高中到大一之前的這段期間,我遠遠不如現在,了解醫界生態,又如現在的我,遠遠不如站在台上的諸位講者一樣了解人生規劃。

 

 

對未來有野心卻沒方向

 

我是來找尋未來的目標以及生涯規劃的,在這個未來崇尚多領域整合的時代,我能不能把我所擁有的專業知識與非專業知識,做橫向的整合,進而創造出一個新產業?我想這是一大挑戰,就像是蔡依橙醫師身為新思惟年會的主席,是結合醫學背景,再加上個人特質所產生的,一個以前從來沒有過,為了社會上有所迷網、困惑,或是特別有想法的人搭建的舞台。

 

誠如蔡校長一開始說的,這個舞台今天分享給大家,也讓我看到許多已經在社會上有一番成就的醫界前輩,如何在一樣的醫界生涯中,找出屬於自己的不一樣。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