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孩 下的所有文章

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教養很難嗎?行為醫學是父母的好朋友!

 

作者:楊為傑

 

 

28-2_01_IMG_5482

 

 

問:請問建議何時(幾歲)開放小孩使用 3C 裝置上網?又該如何具體實行?(精神內科主治醫師)

 

答:這個美國兒科醫學會倒是有建議。

 

先提大原則

 

兩歲以前,不使用任何的 3C 產品。兩歲以上,也應將使用 3C 的時間,限制在每天 2 個小時以內。

 

原因

 

人生的前 3 年,是大腦快速生長的時期。第 1 年大腦的容積就會增加三倍。這段時間接受的刺激,會絕對性的影響腦部的發育。影片帶來的刺激跟真實世界有很大的差異,同時過於集中在視覺與聽覺,會減少觸覺,嗅覺等感受能力的發育。

 

這段時間,孩子的腦部正在發展 3D 視覺,並且理解他與這個世界的互動。假使有一顆真的球出現在他面前滾動,他可以聽到滾動的聲音,可以觸摸他,碰到球以後,還可以追他。但是螢幕上的球,就是看到,然後它就死掉了 就這麼消失了。

 

對孩子來說,很單調,而且很難理解球去哪裡了。來自真實世界的學習效果,遠遠高於來自影像的學習。根據目前的研究,兩歲以前就開始看影片:語言 / 閱讀能力 / 短期記憶能力都有負面影響。而且人是群居的動物,孩子的腦袋,是被設計為「透過與人的互動來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帶來大量的細節與知覺刺激,這都可以幫助孩子的成長。

 

具體作法

 

  1. 以身作則
    如果父母親自己都長期使用 3C ,然後要孩子不用,這個絕對是非常困難做到的。就像一個抽菸的家庭,要怎麼要求孩子不抽菸?
  2.  

  3. 立定規則
    設定家裡的規則,並且落實執行,不要讓孩子覺得不遵守也沒關係(這部分可參考「如何走過電玩造成的親子衝突?」以及「面對愛唱反調的小朋友,常故意搗蛋引起大人注意,如何導向正軌」兩個問題的回覆)
  4.  

  5. 集中管理
    把 3C 產品集中在公共區域。孩子想使用,沒問題,請在公共區域使用,您不需要盯著他看,但是要在您的眼皮下,也要時時關注孩子的網路足跡。這跟隱私無關,舉例來說:孩子如果說他要出去玩,您會讓他出去,但是相信您會問:去哪裡?跟誰?做什麼?去多久?在網路世界也是一樣的,家長有義務幫孩子注意安全。
  6.  

  7. 安裝軟體
    各家網路供應商,都有網站過濾服務,Windows / Mac / iOS / Android 系統也都可以設定權限。這些都可以幫助您過濾掉有害的網站。
  8.  

  9. 陪伴孩子
    剛開始學習使用 3C 或上網時,我會建議您跟孩子一起使用。同時注意他的網路足跡。建議明白的告訴他:「我會幫你注意你去過哪些網站」,誠如您會注意孩子去玩耍的地方一樣。陪伴孩子有很大的好處就是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網路優點很多,也是不可或缺的技能,您則是他茫茫網海中的指南燈。
  10.  

  11. 注意隱私
    如果孩子已經七、八歲以上,會打字了。請務必教育他千萬不要在網路上留下個人資訊,家裡電話、住址、姓名等。

 

我的例子:我家兒子很喜歡 YouTube 上的一些兒歌短片,有趣廣告之類的。我會讓他點開 iPad 上的 YouTube,問他想看什麼,我來搜尋。然後讓他選他要看哪一個,不恰當的我會擋掉,跟他說這個小朋友不可以。他當然會問為什麼?我會跟他說:這個你看了會不開心、爸媽會傷心等。最後,絕不超時,一次頂多 20 分鐘,而且會串流到電視上,距離至少三公尺。總之見縫插針的機會教育,好過一味的禁止喔 ^^

 

閱讀更多 »

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醫療與家庭 : 沒那麼成功的人生

 

作者:陳苡揚陳毓容

 

 

29-2_01_hiking

 

 

問:過去那個時代的醫師,總覺得要把自己完全奉獻到醫院裡,而把家庭拋諸於腦後。但我並不希望成為這樣的醫師。我選擇急診醫學科,有比較彈性的時間,所以從到職至今(將近十一年),我有十餘次的出國旅行經驗,而這些旅行過程,太太與兩個女兒都是全程參與。我曾經困惑於是否要付出全部心力於工作上,但漸漸地想法改變,工作不是一切,與家人一起成長,才能讓生命更圓滿。希望能了解講者在這個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急診主治醫師)

 

答:(陳苡揚)

 

學長已經有很好的答案了,不是嗎?

 

我的狀況是這樣的,我的中心思想是「玩」。所謂玩其實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把病人搞定就像拆炸彈一樣,很有挑戰性,所以我願意花不少時間唸書,在病人身上印證,跟學長爭辯或是牽著學妹的手 好好教學。但是這並不是我唯一想做的事,所以只要有放假,只要一息尚存,絕對也是跑出去玩到掛才要回家的那一種人。

 

  • 「死命地工作,死命地玩。」這是我的第一個階段。而我太太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是可以取得平衡共識。(比如說,週末放假兩天,可以坐禮拜五晚上的紅眼班機,到禮拜一凌晨回來直接上班,像這種不要命的事!)
  • 「死命地工作,死命地顧小孩。」後來兒子和女兒出生了,實在長得太可愛。所以我的第二個階段就變成這樣了。那時覺得顧小孩蠻有趣的。
  • 「死命地工作,死命地帶小孩出去玩。」有一次和太太在德國死亡行軍(看到我太太的旅行規劃你就知道為什麼!),看到美國人還包著尿布就開始旅行,太太也覺得操死兩個人不夠,你有想過要操死四個人嗎! 不希望和小孩分開,也想來帶他們看看這個世界跟為自己留下回憶。
  • 「認真地工作,認真地帶小孩出去玩。」後來年紀漸長,體力漸差後就進入目前的階段。因為再死命就真的要死了啦!

 
沒有人說人生中家庭一定要擺在最前面,我們應該要先決定的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樣才會有後面的行動。我認為學長從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已經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了。路上會有其他的分岔路困惑著我們,但是想想我們願不願意拿我們現在的目標來換,答案應該就很明顯。願意,表示你夠想要。不願意,表示還不夠吸引你。

 

沒有人說,一輩子都應該要貫徹始終。不停的選擇,也是人生的一部份。只是,你的選擇是 By default 還是 By design?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