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得獎 下的所有文章

2016 / 5 / 20

生命總有保固期

 

作者:馬偕醫院 胸腔內科 湯硯翔 醫師

 

 

IRAM_20160515_480

 

 

在我還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的家鄉、漂亮的寶島還沒玩遍摸熟,對於出國這件事提不起興致,只想好好待在台灣就好。直到前幾年隨著醫療團到非洲義診後眼界大開,原來這世界竟然這麼的不一樣、五彩繽紛。踏出舒適圈後,接著我就陸續去了美國、新加坡、柬埔寨以及英國。驚訝於各地的美景之外,亦發現了許多不曾夢過的不同文化風土民情,人生豐富了起來。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精彩的年會,與我的進一步建議。

 

作者:陳彤

 

 

IRAM_20160515_225

 

 

許多主題都有吸引力

 

我蠻喜歡這次年會的選題,有很多主題才看一眼,都還不用思索,就已經覺得很有吸引力。

 

參加過幾次新思惟課程,我覺得這次年會還是看得到一些新思惟的傳統,例如:講師充滿熱情、學員認真參與、同仁認識新朋友、便當很好吃等。但我也覺得這一次有些不同,像是時間的控制、工作人員的細膩度、互相熟稔的講師玩只有他們知道的梗。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每張簡報都有故事與力量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余哲丞 同學

 

 

IRAM_20160515_271

 

 

第一次參加新思惟年會,對未來有許多未知與已知。

 

我是一名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在我高中到大一之前的這段期間,我遠遠不如現在,了解醫界生態,又如現在的我,遠遠不如站在台上的諸位講者一樣了解人生規劃。

 

 

對未來有野心卻沒方向

 

我是來找尋未來的目標以及生涯規劃的,在這個未來崇尚多領域整合的時代,我能不能把我所擁有的專業知識與非專業知識,做橫向的整合,進而創造出一個新產業?我想這是一大挑戰,就像是蔡依橙醫師身為新思惟年會的主席,是結合醫學背景,再加上個人特質所產生的,一個以前從來沒有過,為了社會上有所迷網、困惑,或是特別有想法的人搭建的舞台。

 

誠如蔡校長一開始說的,這個舞台今天分享給大家,也讓我看到許多已經在社會上有一番成就的醫界前輩,如何在一樣的醫界生涯中,找出屬於自己的不一樣。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人生的下半場,我還有夢……

 

作者:Amy Wang

 

 

IRAM_20160515_185

 

 

年會的主題讓我心動

 

成為新思惟之友已近一年,每每看到課程訊息,卻又眼睜睜地看著額滿,實在沒勇氣刷下「新思惟幣」。年近半百的我,職場工作多年,在多重角色的蹂躪下,早已習慣了勤儉的美德。然而今年年會設計的四個主題,題題敲打我心,條條觸動著我,日日夜夜在腦中迴盪著,刷下去,刷下去……

 

 

活動有信度、有效度

 

就這樣,我踏進了朝思幕想的台大集思會場,見到了向我微笑及招手的蔡校長(自以為是……),以及一大群懷抱著理想與衝勁,又努力去實踐的分享者。更有跟著講者哭與笑的新世代中青幼三代。想我好歹也是個見過世面,參加過年會的職業婦女了,怎就沒見過如此既有效度、又有信度的嘉年華會,除了絲絲入扣、緊湊又抓緊人心的課程安排,畫龍點睛的引言和串場帥哥,更有讓人熱淚盈眶的一幕幕人生故事,真可謂兼顧知性、理性與感性,不折不扣的邪教。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今日的挫折,明日的養分。

 

作者:《新思惟年會:我想與你分享的事》講者 曾秉濤 醫師

 

 

IRAM_20160515_704

 

 

反省自己的表現

 

派對結束,曲終人散,待塵囂散去,重新檢視年會中自己的失常,與對照其它強者的演講,有許多的感受,除了憂愁之外,也有歡喜之處。

 

平心靜氣思考,自己在年會上的表現實在不甚滿意,除了因太緊張而忘稿的重大疏失,還有許多的缺點,包括內容不夠感動人心,缺乏共鳴點,說故事技巧不夠純熟,音韻控制不佳等。

 

若是在往常傳統醫療環境中,往往要招來訕笑,嘲諷說:「像你這樣的咖小也敢上台,想必是主辦單位缺稿吧!」,接著就會換來「禁賽一年」的處分,也就是一年內你都別想參加任何公眾活動,讓你嘗嘗「閉關自省」的滋味!

 

閱讀更多 »

2016 / 5 / 20

原來,有的故事只能說一次。

 

作者:《新思惟年會:我想與你分享的事》講者 陳田育 醫師

 

 

IRAM_20160515_570

 

 

新思惟讓我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半年多前,為了準備出國報告,第一次踏進了新思惟這個花園。原本的初衷只是想學習簡報製作的技巧,完成出國報告的任務。沒有想到的是,半年後的我,站上了這麼大的舞台。

 

如果說上次出國報告是讓我提升簡報力的關鍵,那麼這次在新思惟年會的演講,就是誘發我學習口語表達的最好觸媒。大家誰沒有演講過?但第一次要在兩百多位付了一萬元入場的聽眾面前演講,絕對是莫大的壓力。為此我看了多本的演講書籍與影片,也特地報名楊斯棓醫師與蔡校長開立的《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真正學習演講的技巧與實地演練,希望不辜負進場的聽眾。

 

活動落幕了,內心的感動與起伏,卻一直無法停歇。我知道,我又成長了。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