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兒童牙科 下的所有文章

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訢辰麻醉舒眠團隊:安全兒牙舒眠之路

 

作者:蘇百川

 

 

21-5_04_interview

 

 

問:如何突破自己熟悉的領域,跨出舒適圈?當離開了舒適圈,如何永保行動力不鬆懈?(藥學系講師、農夫)

 

答:

 

生命會為你準備未來的養分

 

有時在專業成長的初期,會有不少歧路岔路要走。但是這些經驗,都會提供日後專業上很特別的養分,只要善用這些養分,其實你可以長得更棒!

 

我在醫學系畢業後,先下鄉走了兩年外科,後來又到長庚做了一年外科醫師,然後才砍掉重練,重新當麻醉科住院醫師。也就是我剛進第一年麻醉住院醫師時,我的同學已經是總醫師了。

 

然而這些當年下鄉、走外科的經驗,卻是讓我成為跟別的麻醉醫師不同的很大因素。譬如說,我跟病患聊天的「開業術」很純熟,另外對於手術、治療的解讀也跟一般麻醉醫師不同,我更能站在外科醫師的角度去思考彼此的合作模式與關係。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在熟悉的領域,盡量有機會去接觸領域內的不同主題。

 

以我來說,在離開醫院前,也花了時間去參考別的機構在進行的牙科鎮靜業務,去了解整個麻醉醫師在外面的市場、廠商的生態等等。最後才選定「兒童牙科門診鎮靜」作為我們推廣的主力。

 

準備妥當,說走就走。

 

其實我在長庚真的很舒服,主任很挺我,薪水也不錯,我雖然是個超愛碰臨床的醫師,卻運氣很好的還有些研究項目可以做。

 

我是個有「反骨」的人,歹路雖不要走,但是坦途,我也走不久。

 

不過在我離開長庚之前,我先確認寫了一兩篇 SCI 文獻可以被刊登,以免將來想要回長庚復職,因為文獻因素被卡住(長庚醫院的主治醫師要任職須有三年內的 SCI 文獻一篇)。

 

然後我分析所有利弊得失,大不了一年做不起來,回到醫院繼續任職,反正麻醉科專科醫師人數不足。於是乎,找個機會就把離職單遞出去了。

 

只做最好,其餘免談。

 

出來的設定就是,我就是要提供市場上最棒的「兒童牙科門診鎮靜服務」,我不僅要兼顧我麻醉上的安全,同時也要照顧到牙科醫師的需求,與家長的期待。

 

這種只做第一的心態,其實會逼著我們一直成長。

 

不論是醫療技術、設備儀器的更新、牙科醫師的溝通與教育、兒童互動技巧的練習,我們都一步步走過。

 

我們的設定從一開始的「提供安全的鎮靜服務」,到後來變成「提供全包式的麻醉服務」,以及最近轉變成「培養牙科醫師一起提升鎮靜安全」的教育角色。

 

我知道雖然後面有很多抄襲者,但是保持領先的方式,就是我進步的幅度要比他們拷貝的速度還要快,我成長茁壯的面向要比他們更廣。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