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余哲丞 同學
第一次參加新思惟年會,對未來有許多未知與已知。
我是一名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在我高中到大一之前的這段期間,我遠遠不如現在,了解醫界生態,又如現在的我,遠遠不如站在台上的諸位講者一樣了解人生規劃。
對未來有野心卻沒方向
我是來找尋未來的目標以及生涯規劃的,在這個未來崇尚多領域整合的時代,我能不能把我所擁有的專業知識與非專業知識,做橫向的整合,進而創造出一個新產業?我想這是一大挑戰,就像是蔡依橙醫師身為新思惟年會的主席,是結合醫學背景,再加上個人特質所產生的,一個以前從來沒有過,為了社會上有所迷網、困惑,或是特別有想法的人搭建的舞台。
誠如蔡校長一開始說的,這個舞台今天分享給大家,也讓我看到許多已經在社會上有一番成就的醫界前輩,如何在一樣的醫界生涯中,找出屬於自己的不一樣。
專業之外的讚嘆
從蔡昇翰醫師的演講中,我看到的是在專業之外,延伸擴大自己的興趣。蔡醫師的每張簡報都十分的精美,讓人讚嘆。能夠在現場實際觀看各位高手演練簡報,大呼過癮。
臨床上也可先問感覺,再問解決。
李郁璇老師的題材,讓我想到醫生跟病人要如何互動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現今醫師礙於看診時間過短,無法有效跟病人溝通。透過老師的繪本教學分享,「先問感覺,再問解決」是一個在訓練思考上直觀許多的做法,因為「每個思考都很珍貴」,就像一群人在討論事物時,雖然第一個被提及的想法可能不是最好的想法,但卻是拋磚引玉的一個前導,多想想,就有可能有很棒的 idea 冒出來!
多閱讀,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王姿文醫師的論閱讀,讓我深有同感。做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辦法建構自己的體系、自己的價值觀。從有趣導入,用有料的大量閱讀累積材料,再整理成自己的 system。很多時事我都還無法深刻探討,我自省應該是我大量閱讀的材料還不夠,無法累積成自己的一套 system,切入每個問題的核心點,導致無法看透事情。
另外王姿文醫師的「從有趣的地方開始」跟劉信良醫師的「Tiny,迷你習慣的建立」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出發點都是在鼓勵我們不怕萬事起頭難,一旦開始,事情就會容易許多。
做到細節,成功不遠。
黃柏誠醫師每次演講前一天都會到現場場勘,說明了做事情的關鍵就在於細節,而跟不怕創業,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的何佳蓉院長也前後呼應。做事情做到細節,成功就不遠。
學習講者如何運用自己的力量
以一個擁抱夢想的蔡昇翰醫師為開端,分享追求興趣的樂事,到追求國際大期刊的刊登,乃本業之目標,到最後以家庭為本的醫師分享,這次年會的「我想與你分享的事」貫穿人生中的樂事、難事、苦事。能夠在徬徨是否進入醫業奉獻自己的時候,看到諸位前輩大放異彩,讓我更加堅信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每張簡報都有力量,這是我一開始想要報名年會的原因。
每個人有自己的力量,這是我想要跟大家學習的。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