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偕醫院 胸腔內科 湯硯翔 醫師
在我還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的家鄉、漂亮的寶島還沒玩遍摸熟,對於出國這件事提不起興致,只想好好待在台灣就好。直到前幾年隨著醫療團到非洲義診後眼界大開,原來這世界竟然這麼的不一樣、五彩繽紛。踏出舒適圈後,接著我就陸續去了美國、新加坡、柬埔寨以及英國。驚訝於各地的美景之外,亦發現了許多不曾夢過的不同文化風土民情,人生豐富了起來。
身在白色巨塔裡的我,不也是如此?
從小即被教導著要學習上位者,實習醫師學住院醫師,住院醫師學主治醫師,不管是報告、寫病歷、開藥……等,竟是巨塔一入深如海。隨著知識技巧越純熟,越覺得這就是醫界人生,也常常會催眠自己,先在巨塔裡玩遍摸熟再說,舒適圈儼然成形。
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 BUT),拜網路便利所賜,眼見「脫塔者」越來越多,且脫塔者們分享的事情五花八門,讓我驚覺塔外風景無限。這次沒有耽擱太久,新轉換過一次的思惟,讓我能順利毫不猶豫地跨出巨塔舒適圈。
在這段舒適圈外的旅程,一開始其實很容易迷失。在這寬廣的世界,沒有既定的方向,也沒有約束。看著各方強者堅毅的姿態,讓人不禁甚麼都想嘗試。待稍稍有所成長不一樣後,望向塔裡的人們,竟昇起一股優越之心,彷彿自己多了些什麼。
追尋台上強者的身影
但是在新思惟辦的大型研討會《新思惟論壇:從專業到創業》以及《2016 新思惟年會:我想與你分享的事》中,看著台上講者分享自身的故事,在醫院孜孜不倦、論文飛快產出、就算是賽缺還是持續精進的醫師們。充分準備專注細節、連投影片的背景,都與舞台同色系融為一體的禁賽強打者。離開醫療在外的全職作家、品牌果汁行老闆,或是投影片做得像藝術品的輕大叔。
很高興校長搭建出這個舞台,讓大家有個發光發熱的場所。強者在台上展現各自不同的身影,也讓我知道原來每個人不管在那個位置,只要持續一步一步向前進,就能成為精采奪目的背影。了解這點,才讓我看清自己的不足。在停下腳步傾聽自己的聲音後,調整腳步再出發繼續往前邁進。
工作坊的同學有驚人的蛻變
這次最讓我驚豔的是郁璇老師、陳田育醫師、及蘇百川執行長。身為前一梯《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的同學,很明顯地看到她 / 他們的蛻變,不是「嗯,很好」這種,而是「哇!怎麼會這樣,太厲害了!」
郁璇老師在教學的熱情及翻轉填鴨教育的努力;陳醫師一年之中完成了別人或許要五年才能達成的目標(可能還辦不到);蘇執行長從受雇醫師出走成為頂尖麻醉舒眠專家。這都是很耀眼的成績。
你我相伴的家,也需要時間。
而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段。在忙碌的工作後,總是要回到生活中,與你我相伴的那個家。出外打拼,也都是為了家人,要如何在工作、生活、及家庭中折衝、取捨、溝通、妥協,都是需要智慧,也需要彼此包容才能完滿。這樣的主題放在最後一段,會讓我更能反思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之後要如何安排工作、生活、家庭三者的時間分配。
翁子傑醫師的故事也提醒著我們,自己總有保固期,要揮霍也要記得努力的揮霍!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