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5 / 24

調整彼此的步伐,活出想要的人生。

 

作者:台大醫院 影像醫學部 王彧宸 醫師

 

 

01_IRAM_20160515_552

 

 

不一樣的體悟與感受

 

「年會」,這一個名詞,對於許多醫學會而言,代表著一種大拜拜場合,抑或代表該學會內部大老們的權力重分配時刻。而新思惟年會與這些不同,就如同蔡校長所說的,年會目的是給新思惟之友們一個表現舞台。在眾多大小新思惟課程中,互相累積的吸引的強者們,將帶給聽眾他們的故事。

 

因此,雖然本身不是那種「十個馬克杯」等級以上的強者,但是對於曾經付出幾次「新思惟幣」,參加課程活動的我而言,參加年會應該會令我有不一樣的體悟與感受。因此,活動一開放報名後,毫不猶豫地再次付出「新思惟幣」參加。

 

多達 21 位講者的情況下,年會將眾講者們分成四個主題,並且請來期待程度不亞於講者的強大引言人們。不僅是講者精彩,連引言人都能夠抓住聽眾的目光。整場下來,一氣呵成,許多的精采故事細節不再此一一敘述,以下就分享印象深刻與個人喜愛的主題片段。

 

 

重新認識看待世界的方式

 

第一個主題是:「我們很想學會的事」。蔡昇翰醫師的玩具攝影微簡報,展現高超的製作與版面配置技巧,令人值得學習。李郁璇老師的主題,則是我認為最有「跨界學習」色彩的主題(以一位醫療工作人員而言)。只要運用適切的教學技巧,未嘗不能跟學齡兒童談論如政治等看似嚴肅的話題。在李老師的演講中,更帶領我們認識孩子們的純真直率的觀點,反而更令我們越發感到清新可貴呢!

 

蚊子王的演講題目,算是這階段中我最感興趣的。在過去教育的桎梏之下,面對浩瀚的書海 – 「考試之外」的閱讀、與「巨量訊息資料淹沒」的時代中,如何吸收資訊並且轉化為知識,實則是人生必思考的問題。閱讀行為,其實就是我們看世界架構的一種方式,唯有從自己感到「有趣」的方向著手,變成「有料」,最後成為「有種」。對於不熟悉的領域,可從淺顯生動的入門書著手,慢慢增加跨入經典書籍,獲取重要的核心知識。

 

最後,劉信良醫師以自身的經驗,宛如瘦身產品的真人代言一般(當然他不是來推銷的),「Before and After」的差異,提醒著身處忙碌工作的我,勿忘保持適當的運動體能。

 

 

認真、思考、體悟

 

第二個主題是:「我們很以為很遠的事」。黃柏誠醫師不吝分享他在大小新思惟課程,於眾多高手之中如何能屢屢獲獎。從他分享的內容,可令人感受他做事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近乎偏執的細節堅持、與加倍努力的預先準備,當然獲獎都是意料中之事。

 

翁仕明醫師則是分享出國進修經驗,特別強調研究工作中的 novelty,這部分跟先前參加過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相互呼應。

 

王冠欽醫師的演講,從 ABC 到 CAB,或是在「新思惟x台中」活動中,分享「GIPA」之旅,他總是能在每次的不同的演講場合中,都能成功想出新的縮寫梗。在風趣的旅遊見聞分享之中,更帶給觀眾人文思考的關懷,令我感到十分欽佩!

 

最後,壓軸的翁子傑醫師,分享令全場感動落淚的故事:當醫師成為重症的病患,命運的突然與生命的轉折之快速,此時該如何應對思考?讓我再次對於「死亡」這件事,有了更進一步的省思與體悟。

 

 

十足的努力、適當的犧牲、抓住發展機會

 

第三個主題是:「專業成長的故事」。包括引言人在內,匯集了在學術與工作專業上成績斐然的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陳田育醫師的故事分享。陳醫師以住院醫師時期的總醫師工作心得為主題,闡述了許多工作中的心得與哲學,並且做出令人望其項背的成績,實為當住院醫師的我,值得學習的對象。在演講中講到的情緒激動之處,不難看出台上快速幾句帶過的實際成績,背後可是做出了十足的努力,與各方面許多的犧牲才換得的。

 

莊介森醫師與蘇百川醫師,則是呼應「從專業到創業」的主題,分別以「體制內」的努力與「體制外」的發展,帶給聽眾們一個觀念:只要抓住屬於你的機會好好發展,就有機會能做出一番成果。

 

陳畊仲醫師分享爆紅之後的學習與心態調整,陳建志博士分享的產品創業研發,以及曾秉濤醫師分享的研究演講改變之路,也都是寶貴的經驗分享。

 

 

調整彼此的步伐,活出想要的人生。

 

最後的主題:「我們很以為很難的事」,則是我認為與新思惟以往的活動相比,算是較少被討論到的題材,因此很高興能夠聽到相關的講者分享。蔡欣宇醫師以優美流暢的簡報,點出除了「工作」之外,「家庭」與「生活」如何分配與兼顧。

 

在以前參加的新思惟大型研討會中,不難發現台下聽眾的發問之中,有許多人會問到關於「家庭」與「生活」如何取捨或兼顧。好比一位醫師的三大面向:臨床、研究、教學,如何分配比例,說實在每人各有不同,也無一定的優劣標準。

 

在這個演講時段中,首登場的鄭伃書醫師,以女外科醫師的角度出發,探討性別對於醫療工作的影響,延伸了性別討論的議題。不僅是女性聽眾,連男性聽眾們都被啟發要思考此議題。何佳蓉醫師分享了用自己的創業,達成家庭與工作的平衡(當然過程並非想像中的一帆風順,也是最後才苦盡甘來)。

 

高仁心博士則是分享,用科學態度,實踐於日常生活中。投影片的設計與演講表達,令人印象深刻。陳文惠醫師與楊為傑醫師,則是以一位三代同堂家庭中的媳婦與兒科醫師爸爸的角度,探討家人之間的相處與對兒女的教養經驗。壓軸的陳苡揚醫師與陳毓容醫師,一對醫師夫妻檔,如何能相互扶持,調整彼此的步伐,活出他們想要的人生。

 

 

改變的勇氣

 

參加完這場年會,看見活躍於網路上的優秀新思惟之友們,在年會的舞台上現身分享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感覺與只是坐在電腦前閱讀瀏覽而言,非常的不一樣。在年會中,有講者提到一句令我很喜歡的話:新思惟之友的共同特質就是:「具有改變的勇氣。」這句話呼應了在場每位講者的生命歷程,勇於將自己改變得更好並且分享,是一件具有強大能量的事。

 

期許自我在未來,在困頓迷惑時,再回頭看看他人的故事,想想自己如何改變。參加年會就有如幫自己重新再次充電,期許自我能充分迎向未來的挑戰。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