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女力時代:白塔裡堅毅的溫柔

 

作者:鄭伃書

 

 

24-2_01_IMG_5125

 

 

問:對於「女外科醫師首次懷孕年齡較長、孩子數量較少,有較高的不孕狀況」這項問題,是否有制度上解決的辦法,讓這項因素不再是女性醫學生對外科選擇遲疑的因素。(住院醫師)

 

答:不是「選外科」造成這個問題,這是全球菁英女性的生育趨勢。

 

美國的研究提到,外科系女醫師(不僅一般認知的外科,也包含泌尿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產科)與整體女民眾相比:「首次懷孕年齡較長」,這個因素影響「孩子數量較少」及「較高不孕率」。

 

由於沒有內科系女醫師數據作為對照,也沒有男外科醫師生育率來比較(過去研究顯示,高等教育畢業生無論男女,無子率一樣的高),無法確切證明「首次懷孕年齡較長」與選外科相關。

 

我們參考過去關於性別與社會結構的相關文獻,高學歷從事專業工作的女性「首次懷孕年齡較長」。這與經濟學家所說的「機會成本」有關:為了獲得某目的因而必須放棄一些東西,這些項目裡的最大價值,對菁英女性而言,成本相對的高,女性外科系醫師是其中代表之一。

 

趨勢無法避免,而保障可以精進。若醫師納入「勞動基準法」保障,則懷孕女醫師除了「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的假期、哺乳、復職辦法,進而在工作天數與時數、值班時間有所保障。

 

在外國,有的醫療單位會針對住院醫師懷孕期間,另外建立訓練計畫,例如:輪調科別的調整、減少工作時數天數(配套延長訓練期間)、工作場所設立孩童照護中心 (On-site child care)、建立哺乳空間、女性前輩諮詢系統等等。

 

這不只是外科系的事,也是醫界的事,更是所有專業領域都要面臨的事。女力時代既是趨勢,參考現行制度與國外作法調整環境,讓女性面對懷孕生子的身體壓力之餘,能夠免於承受額外壓力。

 

 

問:女性醫師在轉換職場與職涯上,需要面對的哪些困境並如何突破?(診所醫師)

 

答:我們可以從兩個社會現況思考:

  1. 傳統性別角色將「養育責任」落在女性;
  2. 專業工作經常是「全職」工作。

 

女性職場工作者很常被問的是「妳要 / 是如何兼顧家庭?」,而男性鮮少被這項問題採訪,顯示普遍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傳統社會把女性定義為「主內、持家」,然社會變遷,女性踏出門外進入職場,有些從事業上獲得快樂與成就感,卻依然被「家庭為本務」的窠臼給套住。

 

或許被框住不得不妥協,抑或個人自主選擇生活為重,想要以兼職工作來兼顧家庭,卻發現專業工作—高薪資、具創造性、得管理團隊、需不斷進修,常要比表定時間更長的投入—通常無法發包給兼職員工。所以,要嘛就全職做,要嘛就不做,而「不做」又要考慮背後的機會成本。

 

這樣的社會現況,讓女醫師在轉職時可能面臨:在工作面試碰上性別就業歧視(以結婚育兒為由解雇或停薪)、跳脫舒適圈的雙重壓力(對公私領域都得表現合宜的完美要求)、被剝奪全職工作晉升機會、對兼職工作性質不符期待。

 

突破點在於翻轉那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印象:單身很好、沒生孩子也行,結婚生子不屬於任何性別的必要任務;只要是家庭一份子,都要負起家務、教養與照顧的責任,無關性別;全職工作與家庭比重的調整在個人價值觀,以及家人之間協調,非關性別。

 

女醫師的轉職困境,其實延伸至各領域專業女性或菁英女性都是相通的。這是我想與大家分享的角度:從醫界白塔內的變化,延伸反映各專業高塔的女性生態,一起反思、面對女力時代的趨勢變化。

 

 

問:經營至此,都是計畫中的、還是偶然的?或有多少是計畫的,多少是偶然?(高階護理師)

 

答:「人生就是你在忙著做其他計畫時,發生的那些事」。

 

人生經營像什麼呢?有人比喻如夢、如戲、如旅行。

 

人生如夢,雖然內容架構來自腦中的題材,但是沒法控制他出現與否;好夢沒法複製出現,惡夢沒法阻止呈現。

 

人生如戲,總體來講有個劇本作為依循,看似對自己的角色可以設計裝扮,決定動作和走位。可惜這不是獨角戲,舞台上有其他人,互動影響的結果,自己得調整接受改寫的劇情、意外的角色、站到不預期的位置。

 

人生如旅行,不管事前作了多麼詳細功課,即便預定了交通住宿,也縝密地模擬行程安排;踏出家門,總有意料之外的驚喜或是驚嚇。可能無損大雅繼續前往預定地,或許略做修正繞道而行,抑或碰個一鼻子灰索性敗興而歸。

 

這夢中、戲中、旅程中,有多少是計畫、多少是偶然呢?

 

如果初衷計畫要去的目的地,因為風吹雨打不得不改變航道、偏離主軸、繞了個大彎,結果竟在若干個十年後,不自覺抵達了目的地。這算是計畫的偶然,還是偶然的計畫?

 

我自己,也是若干個年頭看似照計畫步步前行,其實高潮迭起且戰且走。蠟燭多頭燒又意外頻頻時,也是在風雨迷霧中瞇著眼,盡量理出頭緒摸出一條路,走走看。

 

相信,在新思惟年會結束時,體會了這麼多講者的經營故事,我們同時也知曉這題答案了:計畫?偶然?

 

Life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

 

 

問:如何用簡明扼要的方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別人?(放射科住院醫師)

 

答:歸納在醫院(職場)裡面常見的表達方式:一投影片、二書信、三口語。

 

想要給人簡明扼要的印象,我們可以使用「段落」原則,而段落數以 3 為佳,盡量不超過 5(以下提到數字可代換 3、4、5)。

 

一、投影片

 

病例討論時,可以拆成「patient history / diagnosis process / treatment plan and course」三大部分,每部分 3 個關鍵訊息,讓觀眾能夠明確跟著你的節奏前進,不會覺得流水帳。

 

期刊報告時,把傳統的文章分段,劃分為「背景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每部分精鍊出 3 個重點,很有系統,觀眾不會覺得是照稿念。

 

二、書信

 

分成「主旨、解釋、結論」,對方可以一眼知道這封信的目的,在論述之後再被拉回重點。字裡行間的排版,每 3 行作為一段,段落之間用一個空行相隔,看起來清爽舒服,心情好,事情好談。

 

三、口語

 

可以從日常生活練習。吃完套餐,選出 3 道最喜歡的菜色;看完電影,試著回想 3 個有感而發的情境;聽演講後,挖出 3 個以前不知道的新觀點。

 

需要進一步闡述時,可以照著 3 個順序說明:「得到什麼資訊」、「給人什麼感覺」、「可以怎麼行動」,如此有憑有據,給人鏗鏘有力一氣呵成的印象。

 

這些是我挫折摸索、討教學習而來的,「3-5 段落原則」是工具,重點是持續應用和練習,我們一起走在努力之路上。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或許有一天突然被指定要講評、發表感想,相信,當我們回應道「這件事情我有三個想法……」,便能讓對方感受到「簡明扼要」的企圖了。

 

 

問:要怎麼讓身邊非醫療圈的人,了解目前醫療的困境?(兒科主治醫師)

 

答:讓人們不被「醫療圈」、「非醫療圈」的框架給限縮思考,因而受到操弄對立。告訴我們身邊的人:你的不適,我可以幫忙;我的困境,你可以協助。

 

我們和身邊的人有幾種接觸場合: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一對一的情境

 

親戚朋友跟我們徵詢醫療意見時。給予同理「如果我是你,也可能這麼以為……」(打破圈圈框架,彼此同一陣線);翻譯實況「你的主治醫師若換做是我,如此安排的理由會是……」(白話解釋醫療思維和現實制度);提供解法「站在你的立場,可以怎麼應對……」(call to action,彼此脫離困境)。

我自己用上述的語法說明,對方多能理解接受。當「醫療 / 非醫療圈」的界線模糊,對方感覺我是他的家人、朋友更甚於一個醫生時,此刻,情感牽絆更具影響力。這正是以往不能理解的「鄰居感性一句話,更勝醫者千字言。」

 

一對多的情境

 

透過網路社群、實體講座宣導。有很多醫療人員透過不同媒介來轉化衛教知識,也描繪醫療困境(Google 搜尋關鍵字:醫療崩壞+漫畫 / 故事 / TED / 歌……)。藉由「按讚按分享」,這些親民有趣視覺化的作品,比起高聲疾呼更引起興趣,更記憶深刻,達到效果。

 

我們在衛教或學生上課時,把握面對群眾的機會,用親眼所見、親身體會的困境分享,格具說服力。若有一人因此改變,連帶影響力不可小覷。

 

多對多的情境

 

當醫療相關的新聞事件發生時,價值觀相同的人們會浮上檯面表達立場,形成團體凝聚,帶動民意風向。此時常有關注的醫療人員整理專業資訊,製作懶人包或前述不同媒介作品。在這個機緣分享醫療處境,更讓人切身體會,進而認同。

 

我們持續努力,接下來用時間收獲:這次新思惟年會統計有 84 位非醫師參與,佔了四成呢!當醫療 / 非醫療圈的框架逐漸消散,大家感受唇亡齒寒,於是理念傳播的更廣更頻繁,不瞭解醫療困境也難。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