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4 / 29

[課前問答] 我們離世界頂級期刊 Science,很遠嗎?

 

作者:翁仕明

 

 

15-3_02_ScienceFig

 

 

問:開始寫 paper 的動力是什麼?(主治醫師)

 

答:與其說是寫 paper 的動力,不如說是做研究的動力。感覺上在台灣的醫療環境,很多時候寫 paper 都是不得不做的決定。升等、評鑑,甚至考次專科都以 paper 當作門檻。回歸到原點,如果對研究的好奇心不再有,接下來就會失去尋找良好問題的熱情,自然而然地,寫 paper 無形中就會成為壓力。

 

所以我把這個問題定位成,如何找回研究的好奇心?

 

最好的研究題材,來自於你最熟稔的技術或操作。舉例來說,腸胃內科的內視鏡,或是心臟內科的心導管。當沒有研究的好奇心時,所有的醫療例行工作都是相同的,跟一日三餐沒兩樣。

 

但是,當您稍稍啟動研究的好奇心,您會赫然發現,即便是相同條件的相同操作,總是會有些相異處,這些相異處就是您的寶藏,當您進一步分析這些相異處,竟然發現他們可以有某些相同處,助於你歸類,恭喜你,您已經朝向寫 paper 邁進一大步。

 

來個好例子吧,茲卡病毒就是最好的!一對荷蘭母女兒科醫師,行醫數十年,發現在巴西,許多例行性的頭圍檢查,某些孩童的頭圍出現異常縮小(相異處),於是他們決定開始去尋找解答,但卻無法從傳統小頭症的診斷指引獲得確診。

 

接下來,他們從媽媽的懷孕史發現,這些小頭症患者的媽媽,多數在懷孕期間曾經感染會被病媒蚊傳播的茲卡病毒(相異處的某些相同處),所以他們開始蒐集更多的病人資料,一一比對,竟然發現了茲卡病毒與小頭症的連結,最近美國 CDC 也由其他實驗證實了此一假說,而他們的 paper 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文章。

 

試問,難道其他巴西兒科醫師沒注意到小頭症孩子?不是的,他們把頭圍測量當作例行性工作,如同一日三餐那樣,渾然沒有察覺性。好奇心會殺死貓,但是好奇心應該殺不死一個想做研究的人,不是嗎?

 

 

問:文章發表想要在 Science,要準備的條件是?(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答:大哉問!發表高 impact factor 的文章,您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運氣。

 

天時

 

所謂的天時,指的是世界潮流。這些高 IF 的期刊,他們靠的是高度的引用,使他們的期刊能維持在高檔,站在主編的角度,只要你的文章沾上一個 hot topic,就有機會打進這個領域,至少獲得主編第一眼關愛的機會。

 

如何尋找 hot topic?您需要做很多功課。

 

首先,必須遍讀相關領域的文章,接下來,可能要參加許多相關的 conference,最後是分析,將這領域近三年發展的趨勢,好好做一番研究,真正專注在您覺得可能的 hot topic 上,您就完成了第一步。

 

地利

 

地利,顧名思義就是接地氣,知道研究的趨勢,您頂多只能寫篇 review。但是,相信我,如果沒任何具體研究成果,高 IF 期刊的主編永遠不會邀請你寫 review。

 

接地氣就是要把你觀察到的趨勢,化為實際的努力,腳踏實地開始進行真正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如果人云亦云,就正好跟我的題目 novelty 背道而馳,那可能獲得主編青睞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

 

當經過努力的研究趨勢,您必然知道現今此 hot topic 缺乏的是什麼?大家不願意解答這個問題是因為無法解答,還是根本沒人注意這個方向。大家無法解答,如果你有辦法用技術克服,你就接到地氣了。

 

或者是,大家思考的方向太侷限,沒人注意到這個方向,你也會成功推進。所以,付諸研究的方向,必須慎選,當你選擇錯誤,你會發現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之後就積重難返了。

 

人和

 

再來談人和,一個有意思的題目,如果我們無法掌握所有核心研究技術,這時研究的夥伴就很重要,我們的夥伴,如果在研究方面可以與我們互補,就能開創出新的能量,因此,近來的跨領域合作相當熱門。

 

嶄新的合作模式,可以幫助研究成果,用不同的面向呈現,這就是一種 novelty,也是推向高 IF 期刊的助力。當然,如果合作的對象有高知名度,那更是加分,畢竟,主編審查之前,也會注意authors在各領域的過往貢獻。

 

盡人事,聽天命。

 

最後就是盡人事,聽天命,許多高 IF 期刊,退稿率都在 95% 以上。

 

也就是說,主編往往看一眼,就決定八成的稿件是否直接扔向回收桶,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再有意思的文章,都有可能面臨此一悲劇。

 

我們能做的,只有越挫越勇。提高產量也是增加曝光的機會,不是嗎?

 

 

問: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中,有無特別的技巧或是努力方向,來培養對於研究的 novelty 呢?(住院醫師)

 

答:忙、茫、盲,似乎是台灣所有血汗工作的三部曲,所以我們真的有機會寫出好文章嗎?前面我提過,如果天天的例行工作,對你已經變成一日三餐般,恭喜你,你是很成功的專科醫師了。不過,你可能也成為 follow 臨床指引的醫匠了!

 

我是住院醫師的時候,就開始一邊念碩士班,過著更血汗的生活,只有非值班日的晚上做實驗,一周只能去 4 小時學校上課。幸運的,我用三年半撐完並完成學業,而且沒跟女朋友分手 XD!原因很簡單,我就是不想跟大家相同。

 

當初,我發現臨床的例行工作,時時在扼殺我的思考及創造力,理由不難發現,臨床善用的法則是歸納,而非創造。臨床醫師在分析力以及歸納力上可說是箇中翹楚,但是,對於研究所需要的 novelty,卻希望你離他們越遠越好,想當然爾,如果臨床亂創造,豈不天下大亂?

 

那如何恢復這些可能原來屬於我們的創造力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知,寫 paper 跟寫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一部好小說,一定會建立在與現實的連結。因此,金庸小說會穿插在真實歷史之間。當我們準備好要做研究,第一件事就是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只有不停地觀察,才能找出研究的利基 (niche),也才能把你觀察到值得研究的面相(通常是歧異點),推銷給其他同領域的專家(想像一下,金庸如何讓其他歷史學家也拜讀射鵰英雄傳)。

 

接下來,就是培養創造力,當觀察出破口後,我們要更進一步,告訴大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很多時候你會聽到,學理上這個無法解決,如果你總是這樣想,那就乖乖待在診間吧!

 

事實上,很多突破最初靠的是想像,我們不是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嗎?當你運用一點想像及創造力,試著用前人沒有思量過的方式解決問題,又經過驗證,也許可以反覆執行,這個就是研究 novelty 最佳的來源。

 

所以我要強調敏銳的觀察力與不失赤子之心的創造力,這兩者,估算您自己多久沒運用他們,如果已經很久沒有了,無關乎臨床工作是否忙碌,您與 novelty 漸行漸遠了……

 

 

問:在尋找研究主題的過程中,我們容易被當下熱門的題目所吸引。但因為自己研究的起步晚人家一截,所以 novelty 高又有臨床意義的主題,常常都有別的實驗室在做了。我們要如何找到真正的「潛力股」,而不是跟風跑在別人後面呢?(眼科主治醫師、小兒科主治醫師)

 

答:必須先以 hot topic 為方向沒錯。好的,那為何感覺我們想到的都是跟風呢?

 

兩個簡單的概念,第一個,邏輯性。看 paper 尤其是 review,常常有人是不停畫重點。寫 paper 其實跟寫小說沒有不同,很多論述,都是作者的自圓其說。

 

因此,看 paper 不該畫重點,而是應該批判,也就是英文的 criticism。然而,評論不是無的放矢,想評就評,而是要有邏輯思維,這是一大重點,也是台灣教育比較缺乏的部分。

 

評論之前必須大量閱讀,才能知道目前理論的架構為何。之後,就必須審視作者們哪些部份是鐵證如山,而哪些部份可能是他們的自圓其說,就算在推理小說中一般,去檢查每一個證據,抽絲剝繭。

 

接下來,如果夠細心,您會發現可突破點,於是,繼續使用我們的邏輯性,到底這個可突破點是因為「無法解答」,還是根本「沒人注意」這個方向。

 

先說「沒人注意」這個選項好了,如果根據分析是沒人注意,是否這個假設根本「學理不通」,還是大家「刻意忽略」?

 

「學理不通」,會有這種想法,會不會跟您的一些特殊經驗相關,導致您有不同看法?看法與其他人不同沒關係,只要能夠證明這個看法,您就贏了!

 

至於「刻意忽略」,是否因為之前有人已經做過相關驗證,後來發現無效呢?如果是這樣,是否我們蒐集證據的過程有疏失呢?接下來我們回頭看第一個突破點可能是「無法解決」,這時候第二個概念就要上場,創造性。

 

事實上許多無法解決的突破,是在此一領域中無法解決,並非真正無法解決。當初我在歐洲遇到一些無法執行的實驗,我老闆隔周就請來一個物理學家,聆聽我的實驗問題。

 

起初我很懷疑這個交流模式,沒想到,當我說明為何現今的技術無法讓我取得實驗數據時,這個物理博士居然想到一個他們最近出現的應用,第二天畫了個設計圖,造出世上獨一無二的新細胞電生理探測器。

 

老實說,由於我們對其他領域的無知,也相對侷限了我們的發展性。創造性的力量在於,如何包容其他不同領域的概念,攀上顛峰,而這點,也是台灣教育中極度缺乏的。我相信,當我們積極培養自我的邏輯性與創造性,跟風這件事很難說會消失,但至少也會減到最低!

 

 

問:護理人員該如何努力,方能有機會登上頂尖期刊?(對學術研究擁有憧憬的小小碩士級護理師)

 

答:頂尖期刊說難不難,但是說容易也不容易,應該說看您解決了何種問題,以及您是如何解決的(解決方法),也許就自然能水到渠成。

 

續舉茲卡病毒為例,最近很紅的小頭症起因,我在 Science 發現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一群科學家想要探討,到底茲卡病毒的流行,是不是 2014 年巴西世界盃,從世界蜂擁而至的足球迷帶進來的?這個問題,一直是個謎。

 

一些人口遷移專家,他們運用人口流動的理論,告訴你這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些小頭症媽媽的懷孕時間,以及當年足球迷停留的時間長短,可能如何配合公衛學家的論述,把茲卡病毒「帶進巴西」。

 

這個論點,當然讓熱愛運動的足球迷相當反彈。他們強調這是一種對足球迷的污名化,於是他們也拉了些中南美的疾病學家,說明巴西這種氣候環境,本來就是蚊蟲孳生的天堂,茲卡病毒也許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南美爾爾。

 

似乎公說公有理。於是,這群牛津大學的基因遺傳科學家,就開始了這份研究,他們把茲卡病毒的基因拿來分析。

 

這種分析法,跟親子鑑定的模式很雷同,如果是其他地區帶進來,茲卡的基因就會跟其他地區接近,畢竟茲卡病毒不像流感,重組的速度不是很快,只要將世界上的疫區病毒定序做個比較,加上病人身上的檢體重複驗證,就能理解到底這個巴西種是否為原生種,還是 2014 年以後傳入的。

 

最後的結果是,巴西的病毒在 2014 年之前就應該存在,也間接洗刷了足球迷的冤屈!感覺是一個很芭樂的研究 XD 這樣的題目與文章,好像應該出現在水果日報的感覺,不,其實這有明顯科學的意義。

 

在醫學上,如今頻繁的地球村式交流,到底會不會改變我們對疫區的概念?尤其是經由病媒載體,如蚊蟲之類傳播的傳染病。流感之類的疾病,藉由空運的交通工具到達另一個國家很正常,但是,經由病媒傳播的疾病,是不是也能如此輕易?如果是,通常要有多大規模的移動,才會造成?

 

這篇 paper 的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也許不同致病菌或病毒仍有其差異性,但至少提供了我們一個可能的方向。所以,當您解決這類問題,也許離頂尖期刊就不遠。

 

護理的工作,也有不少問題背後帶有劃時代的意義,如何找出問題所在,並且運用適切的研究方法呈現,您也會有機會登上頂尖期刊。

 

 

追蹤新思惟國際